無制造,不強市!今年上半年,泰州市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87.72億元,同比增長30.3%,增速遠高于“1+4”主導產業平均水平,為制造業穩增長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展現出不一般的產業爆發力和強大的發展韌性。
上半年,三大造船指標均實現大幅增長。
(相關資料圖)
造船完工量58艘527.27萬載重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8.79%,分別占全省、全國、全球的比重為52.61%、24.94%和12.36%;
新接訂單91艘943.60萬載重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27.70%,分別占全省、全國、全球的比重為52.04%、25.03%和18.21%;
手持訂單310艘2902.34萬載重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1.08%,分別占全省、全國、全球的比重為50.66%、23.46%和12.46%。
海工和船舶產業是泰州市的傳統支柱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呈現總體規模大、配套企業多、國際競爭力強的比較優勢,擁有各類企業530多家。目前,泰州市已成為全國最大民營造船基地、全國唯一造船完工量超千萬載重噸的地級市、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造船完工量位居全國地級市之首,在世界造船版圖上“泰州板塊”亦有一席之地。
2022年,通泰揚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集群被認定為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成功躋身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國家隊”。
大力實施智改數轉
提升精益制造水平
近年來,泰州市海工和船舶骨干企業大力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持續提升精益制造水平,加快從“制造”向“智造”攀升,造船智能化整體水平在國內首屈一指。
新時代造船公司:大口徑管子智能化改造項目已竣工投產,總投資17.5億元的智能分段車間安裝智能化生產設備750臺套,已投入試生產,可節省勞動力約50%。
振華海科:投資6億元,打造“精益數字化、綠色智能化”為特征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向著“燈塔工廠”“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目標闊步前行。
南極機械:總投資5.02億元的船舶壓載水管理系統等一批智能化改造項目正加快推進。
大力拓展周邊業務
實施多元化經營
泰州市企業在堅守主業的同時,大力拓展周邊業務,實施多元化經營,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揚子江船業集團依托自身優勢進軍航運業,目前其船隊擁有內、外貿營運船27艘,在建船4艘,綜合實力位居國內航運業第一方陣。航運已成為該集團盈利的重要來源之一。
在系泊鏈領域頗有建樹的亞星錨鏈公司,參與了藍水/中海油陸豐項目、SBM/美孚項目、巴西石油項目,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抓住市場機遇
全面釋放產能
近年來,隨著全球老舊船舶更新需求旺盛、國際海事規則日趨嚴格、綠色低碳轉型加速等因素疊加下,全球新造船市場加速復蘇,泰州市骨干造船企業全面釋放產能,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數量節節攀升。
上個月,揚子鑫福船廠建造的第6艘24000TEU集裝箱船下水,進入舾裝階段。
6月份,揚子江船業與法國達飛海運集團簽訂10艘全球最大的24000TEU LNG雙燃料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合同金額超過170億元人民幣。目前,該企業在手訂單充足,訂單計劃排產至2026年。
7月份,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斬獲歐洲航運企業Mare Balticum的16艘多用途雜貨船大單,合同金額約18億元人民幣。以艘數計算,目前三福船舶多用途船手持訂單排名全球第一。
(來源:泰州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