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朋友圈,體現了人與外界的鏈接程度。
城市則在擴容“朋友圈”的過程中,不斷延展廣度的邊界。
十年來,啟東加速高質量發展進程,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得到全面拓展。
(資料圖)
數字是最簡潔有力的證明——
2021年,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404.18億元,比上年增長87.7%。其中,出口總額259.84億元,增長68.9%;進口總額144.34億元,增長134.5%,與15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
今年上半年,我市新簽約重大項目、實際利用外資等指標位列南通第一,超10億元項目數和超1億美元項目數提前完成全年目標,分別達年度目標的110.5%和133.3%。
厚植開放基因的啟東,正逐步融入更廣大的城市“朋友圈”。
廣交好友
開放規模不斷擴大
12月25日上午,托倫斯半導體設備啟東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作業人員熟練操作機床控制面板,進行半導體前道設備零部件的加工生產。“目前在手訂單約3億元,已排至明年。”公司管理總監祝耀輝表示,公司將上海生產中心全部轉移至此,離不開啟東市委、市政府的滿滿誠意。
近年來,我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全市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對外開放持續深化。今年,我市重磅推出的66條“萬事好通·益啟企”啟東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舉措,更是為企業提供了全方位、全要素、全鏈條服務。
優質的營商環境,推動招商引資工作見實效,一大批項目隨之落戶啟東。“十三五”以來,全市累計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項目516個,其中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17個。2021年新簽約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項目首次破百,達102個。益海嘉里、衛華港機、萬洋眾創城3個百億級項目相繼簽約落戶,實現“百億級項目新突破”。
對外貿易是我市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我市不斷加深對外開放合作,全市外貿持續穩定發展。作為通州灣江蘇新出海口重點建設工程,自2021年12月22日啟用運營以來,呂四起步港區“2+2”碼頭持續“開港即繁忙”狀態,已完成進靠國際航行船舶84艘次,內貿航線4艘次,裝卸葉片、模塊、設備等共計52820件,完成貨物吞吐量24.58萬噸、約187.09萬立方米。
進入新發展階段,高質量利用外資成為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要內容。我市將外資作為開放型經濟的重點,圍繞提質增效和優化升級,以新舉措推動利用外資邁上新臺階。2021年全年累計新批外商投資企業24家,增資擴股企業8家,實際利用外資3.85億美元。全市累計總投資超3000萬美元的重大外資項目11個。
擇優匹配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11月18日上午,億緯林洋一期投資30億元的10GWh儲能電池項目投產儀式隆重舉行。該項目位于啟東經濟開發區,一期總投資30億元,年產10GWh磷酸鐵鋰電池。
啟東經濟開發區產業轉型之路走了十多年。期間,隨著韓華新能源、乾朔電子、啟東蓋天力等一大批高成長型企業的入駐、發展、壯大,先前的機械、輕工產業占比逐年下降,半導體裝備及材料、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三大產業板塊強勢崛起。目前,三大主導產業應稅銷售占全區規模企業總量近八成。
在海工園18.8公里的長江岸線上,密布著20多家船舶海工企業,總投資超300億元。近年來,海工園以沿江岸線優化整合為重點,不斷提升資源要素利用效率,在完成“騰籠換鳳”的基礎上,推動產業向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業升級,亞洲最大絞吸挖泥船“天鯤號”、世界最大打樁船……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大國重器”從這里駛向深藍。
實體經濟是“定海神針”,尤其是在大力鞏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性的當下,制造業仍是經濟發展的根基。近年來,我市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現代服務業量質齊升的現代產業體系,以集群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為主攻方向,全力打造現代產業發展新高地,帶來“啟東制造”能級的不斷躍升。
我市三次產業比由2012年的10.4:52:37.6調整優化為2021年的6.6:48.8:44.6。現代產業體系不斷發展,我市制造業從“制造”轉型“智造”。2021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643.46億元,占規模工業產值比重達57.4%,比2012年提升18個百分點。
近年來,我市扎實推進“產業強鏈”計劃,電動工具產業規模不斷提升,東成電動工具有限公司成為我市首個應稅銷售超百億的本土制造業企業。積極打造長三角地區生命健康產業新高地,培育形成了一批以拜耳醫藥、蓋天力藥業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新能源產業搶抓發展風口,引育一批產業鏈供應鏈關聯企業。2021年,全市臨港、特色、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三大主導產業累計實現工業應稅銷售1077.7億元,同比增長41.1%。
廣結良緣
招商引資不斷升級
在呂四港經濟開發區東港池北側,衛華集團的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作為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衛華集團經多地考察,最終“落子”呂四港。
總投資25億元的普利特儲能電池及系統項目正在進行開工前準備工作;總投資1億美元的豐樹(啟東)現代綜合產業基地項目正在進行廠房規劃設計;總投資10億元的安源大分子創新藥和檢測試劑生產基地項目一期30畝土地已摘牌……
今年以來,我市項目招引、建設如火如荼。受疫情影響,線下招商引資、項目招引等環節的腳步不同程度地放緩,我市積極創新招商方式,向“線上”“云上”轉型,統籌全市招商資源,開展“云對接”、產業合作發展懇談會等“線上+線下”各類招商活動120余場次,奮力推動招商引資提質增效,形成全市“大招商、招大商”的濃厚氛圍。
高質量的招商引資是一個地區發展的“源頭活水”。在我市32個超5億元內資項目和9個3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中,35個為戰略性新興產業,29個為“專精特新”等高質量項目。從產業類別看,35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9個、生命健康產業8個、新材料和新能源產業各7個、智能制造產業4個。
下階段,我市將聚焦臨港重裝備、新材料、港口物流等重大臨港產業,大力招引央企總部、區域研發生產總部項目,聚焦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半導體裝備及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招引一批10億元、20億元級項目,加快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
當下的啟東,到處生機勃發。在大開發、大開放、大發展的背景下,啟東正敞開大門擁抱世界。
原標題:
十個維度看啟東丨廣度——不斷擴圈向“國際化”進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