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7 月8 日,證監會就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答記者問。證監會表示今年制定了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工作方案,降低主動權益類基金費率水平;明確完善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披露機制;引導行業高質量發展和深化改革。
事件:7 月8 日,證監會就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答記者問。證監會監管始終堅守公募基金行業發展的人民性,持續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今年制定了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工作方案,指導公募基金行業穩妥有序開展費率機制改革,支持公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他行業機構合理調降基金費率。
根據相關基金公司和中國證券報等公告和報道,我們分析認為費率方面的影響包括:(1)降低主動權益類基金費率水平。即日起,新注冊產品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分別不超過1.2%、0.2%;部分頭部機構已公告旗下存量產品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分別降至1.2%、0.2%以下;其余存量產品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將爭取于2023 年底前分別降至1.2%、0.2%以下。2025 年主動權益類基金管理費率將較2022 年下降約26%。(2)降低公募基金證券交易傭金費率。在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背景下,應當客觀看待證券公司研究服務為提高基金管理人投研服務能力、助力權益類基金發展發揮的作用。擬逐步規范公募基金證券交易傭金費率,相關改革措施涉及修改相關法規,預計將于2023 年底前完成。(3)規范公募基金銷售環節收費。
銷售機構是推動我國公募基金行業特別是權益類基金發展的重要力量。銷售機構除直接收取認申購費、銷售服務費、贖回費之外,還從基金管理費中收取一定比例尾隨傭金,2022 年,銷售渠道相關費用占公募基金費用總額的比例約37%。將通過法規修改,統籌讓利投資者和調動銷售機構積極性,進一步規范公募基金銷售環節收費。預計于2024 年底前完成。
同時,監管也明確完善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披露機制。通過更為明晰、詳實的信息披露,保護投資者知情權,便于社會公眾監督,推動行業機構歸位盡責。修訂基金產品資料概要,以更醒目、簡明、通俗形式披露基金產品綜合費用;改革措施涉及修改相關法規,預計將于2023 年底前完成。
引導行業高質量發展和深化改革的其他方面包括:關于推動行業發展,包括大力引入中長期資金。推動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通過降低養老金、銀行理財、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的投資成本,解決公募基金長期資金供給不足,助力權益類基金發展,推動行業實現“總量提升、結構優化”。關于收費模式,堅持以固定費率產品為主。
固定費率模式既符合國際成熟市場慣例,也與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階段特征較為契合,應當予以堅持。在堅持以固定費率產品為主的基礎上,研究推出更多浮動費率產品試點,完善公募基金產品譜系,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關于行業收入,支持基金公司拓寬收入來源。推動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轉常規,支持基金公司申請基金投顧業務資格,實施業務轉型,提升服務能力,拓寬收入來源。
風險提示:經濟增長乏力;資本市場低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