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古街邊,蠡河旁,宜興蜀山陶集已初綻芳容,完成近90%的工程量。近期,全國各地許多投資商已前來洽談入駐事宜,為陶集開市蓄足了能量。不僅限于傳統的商鋪外擺,也不限于傳統紫砂,蜀山陶集以市集為核心,延伸文化、商業、旅游等多種功能,以陶為媒鏈全球,打造宜興陶文化客廳。
作為宜興的一張閃亮名片,陶文化不僅在帶動產業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更在“走出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當前,宜興正奮力打造區域性國際化中心城市,無論是城市國際化發展,還是陶瓷產業轉型,都需要打開視野,吸引更多優質資源進駐,激活發展一江春水。“蜀山陶集會創造一片陶文化發展熱土,成為宜興陶文化的地標,打造城市陶文化漫游地、長三角文創商業新高地、國際陶瓷交易中心。”宜興市陶都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呂俊昌介紹。
蜀山陶集將丁蜀紫砂二廠進行原址改造,復原高聳的煙囪、風格老廠房,總建筑面積6.4萬平方米,分為東、中、西三大區域。其中東區為文創核心區,在保留老建筑中植入陶藝文創、高端餐飲等;中區為高品質生活體驗區,以美術館為核心,配套潮玩文創、餐飲商業等;西區為現代陶藝與科技融合區,插入紫砂元宇宙等科技元素外,以會展中心為聚焦,延伸打造文創類業態。
造型獨特的美術館是重磅之作,也是點睛之筆。據了解,美術館由日本著名建筑大師隈研吾設計。美術館不僅在造型上很“吸睛”,而且充分體現了“最陶都”風格。外立面采用宜興本地材質陶板,表面處理為弧面凹凸紋理結合窯變效果,通道洞穴內結合竹木的做法營造自然親切的氛圍。“在當代建筑中,使用大的陶土立面非常特殊,同時又要將它與鋼結構結合,很有難度,從技術上講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項目。”近日,隈研吾在項目現場實地考察時提到。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美術館以鋼結構、陶板、木結構為主,由于造型特殊,每根鋼管都需要進行定制化生產。建成后,美術館將作為宜興陶文化展示交流的主要窗口,常態化進行公益性展覽。
為陶瓷產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打造陶文化多元化發展氛圍,蜀山陶集兩大市集期待感滿滿。東區市集一周舉辦一次,除了占比不超過20%的傳統紫砂外,還將大量的空間留給在校生、創新創業大學生,展示售賣自己的陶瓷創意作品。西區集市則一月舉行一次,包含潮玩、餐飲、文創等多種元素,著力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成為年輕藝術家的逐夢之地。
不僅如此,蜀山陶集還為國內外藝術家、設計師、手工藝愛好者提供交流、創作、展示平臺,通過開展國際陶藝家駐留計劃,打造創作空間,推動陶文化國際傳播與對外文化交流。據宜興市陶都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蜀山陶集將于明年1月正式運營,目前,已與國際陶藝學會、長三角多家藝術學院等達成合作,多家文創類商家、拍賣行、買手店等已確定落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