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南通通州區舉行產業項目建設推進會,要求全區上下圍繞產業項目攻堅克難、加壓奮進,全力以赴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推進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
通州持續樹牢“招商為先、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抓手。如今,重點項目加速推進,工業廠房拔地而起,招商引資馬不停蹄,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澎湃的發展動能為推動通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再燃強勁引擎。預計上半年,通州區GDP增長8%,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億元,規上工業應稅銷售和服務業應稅銷售分別增長13%和30%,多項指標位居全市第一方陣。
(資料圖)
產業集聚,平臺建設再加速
夏日炎炎,穿行于通州區各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到處是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和生產場景:南通新三能電容器有限公司一期項目生產車間里,品類繁多的電子元器件從流水線上魚貫而出;新三能電容器二期項目建設正酣,預計明年4月投產,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電容器7億只,年新增應稅銷售約1億元;石港鎮標龍工業綜合體、金沙街道肆葉重工設備制造等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揮汗如雨,施工車輛來往穿梭,不斷刷新著項目建設“進度條”。
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的快速發展,是通州以項目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縮影。今年來,通州瞄定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以上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緊盯項目簽約落地、開工建設、竣工投產等關鍵環節,全力以赴抓實項目建設、提升載體能級,持續提升通州產業集聚度和競爭力。
通州系統謀劃建設產業梯次承載平臺,加快完善南通高新區+二級載體+工業集聚區的“1+3+N”產業承載體系,持續推進二級載體平臺建設,并引導家紡、建筑兩大傳統產業瞄準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加快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聚焦優勢產業、特色產業、未來產業,有重點、分梯次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打造通州現代化產業體系新支柱。“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搶占新能源裝備板塊賽道,重點布局儲能設備、風電部件、異質結技術等新領域,已集聚了一批上市企業和科創企業,力爭用3年時間打造下一個百億級板塊。”通州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親商招商,項目建設不停歇
上月29日,北京真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與南通高新區簽約,電真空和智能檢測整機裝備及核心零部件制造項目落戶通州,主要從事半導體裝備核心零部件生產制造、工業CT生產制造和安全檢查設備生產制造。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其中一期投資1億元,打造中國電科十二所半導體裝備核心部件和智能檢測整機裝備的生產制造基地,預計項目完全達產后年產值規模超5億元。
深圳市華美興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新能源儲能產品的研究及制造生產銷售,計劃投資50億元,在通州投資建設5GWH的家庭儲能產品生產基地,建成具有150萬組家庭儲能生產的全流程工業園。
北京真空電子總經理張吉峰表示,從地鐵項目結緣到落地洽談,市、區各級政府各部門勤政務實的工作作風、無微不至的貼心服務和“親商、安商、重商”的莊嚴承諾,讓企業覺得舒心、暖心、放心。通州“一主一新一智”的產業布局有助于快速迭代、精益制造,提升企業競爭力。“我們也有信心,為促進通州經濟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通州進一步明確主攻方向,重點加強與廣東、蘇南等地區的產業對接和創新協同,著力補強產業鏈中的缺失和薄弱環節。充分發揮南通高新區、區投資服務中心、各鎮街三支招商隊伍作用,扎實開展賽馬制招商,健全重大項目落戶研判機制,緊盯重特大項目、科創人才項目和外資項目,確保新落戶重大項目50個以上,百億級項目實現新突破。
優商安商,保姆服務不掉線
近日,位于通州區石港科技產業園的南通優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其舊機動車回收拆解項目僅用3天就全部辦完建設審批流程,迎來新項目動土開工。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億元,規劃用地15畝,主要從事汽車拆解。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年應稅銷售9000萬元,納稅480萬元。該項目的快速審批得益于通州推進實施“拿地即開工+代辦幫辦”審批服務模式。
今年,通州區持續深入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聚焦家紡、建筑兩大傳統產業和汽車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三大新興產業,用心用情、誠心誠意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務,增強企業發展信心。不斷優化營商環境66條措施,從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服務、企業用工獎補等多方面,做優做強“萬事好通·周到有解”營商環境品牌。“拿地即開工”、“準入即準營”、一證辦理“施工許可”等新模式全面推開,審批效率大幅提升,項目建設切實提速增效。
同時,加大營商環境的調研和督查力度,實行區領導全掛鉤制度,常態化開展“服務企業大走訪”活動,在全區各鎮(街道)啟動“省市惠企政策宣講會”,推動各項政策直達快享,深入挖掘經濟新增長點,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重點項目簽約落地的高光時刻一個接著一個,重大項目建設的熱潮一浪接著一浪。通州區委書記張建華表示,通州將緊抓要素保障和項目服務,繼續推動項目快建設、快竣工、快投產,為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作出更多貢獻。
(來源:南通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