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周茜 胡平) 5年彌足珍貴的學習,凝練成3場實打實的匯報演出——7月5日至6日,武進錫劇“第七代傳人”亮相鳳凰谷大劇院,22名學員用所學傾情展現錫劇藝術的獨特魅力和錫劇傳承的最新成果。
5年前,武進錫劇團委托江蘇省戲劇學校,面向常州、無錫、蘇州、江陰、泰州等地各中小學校招收戲劇表演專業(錫劇)新生,共吸引200多人報名,經過3個月的層層選拔,最終22名學生被錄取。他們,也成為武進錫劇“第七代傳人”。此次匯報演出,既是孩子們作為學生的重要總結,也是他們作為演員的第一次重要亮相。
《雙推磨》《十五貫·訪鼠測字》《賣水》《珍珠塔·跌雪》……舞臺上,孩子們神情專注,翻滾、跌撲、甩水袖等一招一式皆利落有力、可見功底。“吃了很多苦,終于可以站上舞臺,很有成就感。”楊心宸進入錫劇班時才六年級,5年磨練讓她愈顯自信大方。她說,爸爸媽媽都是錫劇演員,自己也希望像他們一樣,通過表演讓更多人喜歡上錫劇。
夏雅雯的一段《打神告廟》,功夫水袖是亮點,“不能用蠻力,得使巧勁,否則費力不說,還不好看。”自今年2月開始學這出劇目以來,她就常常利用雙休日找排練場或開闊場地練習,如今已頗有心得。
“打頭陣的繆子鈴,前不久剛獲得全國戲曲小梅花大賽地方戲專業組金獎;劉洋晨晨、顏子禾老旦學得非常不錯;甘恩博、金凌天賜都是文武兼備……這幾年,同學們都非常努力、用功,可以說每個行當都有出挑的。”江蘇省戲劇學校老師潘秀琴一直陪伴、關注孩子們成長,對每個人的特點都如數家珍。即將把他們送上新征程,她說,最希望的就是每個孩子都能在劇團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發揮特長,“舞臺上沒有小角色,每一個角色都是對演員的考驗,就看能不能演活”。
“劇團目前有53人,第七代傳人到位后,將極大地充實我們的隊伍。”武進錫劇團黨支部書記、副團長薛平鴿告訴記者,接下來的一年,22名小傳人將在劇團實習,完成從學員到演員的身份轉變。“學習方面,已經安排好帶教老師,制定了專門計劃;生活方面,團部宿舍正在改造,預計本月中旬就能完工。另外,我們也計劃多創造機會,讓學員們能盡快積累大戲經驗,更成熟地走上舞臺,被更多觀眾所認識、喜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