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著名的前沿科技咨詢機構ICV發布了首個年度全球未來產業發展指數報告(GFII 2022),世界各地重點發展的“硬核”科技——量子信息,全球排名前五的城市(集群)是紐約、合肥、倫敦-牛津-劍橋、北京、舊金山-圣何塞。合肥位居全球第二,中國第一。
【資料圖】
今天(4月14日)是“世界量子日”。這個由六十多個國家的量子科學家發起的節日,旨在讓公眾也能參與到對量子科學與技術的理解和討論。量子物理是如何幫助我們在最基本的層面上理解世界本質的,又如何幫助我們開發對我們生活至關重要的技術,以及它將如何引領未來的科技革命?
之所以選在4月14日,是源自普朗克常數。普朗克常數是支配量子物理的基本常數,其大小為4.135667696 * 10?1?eV·s其前幾位數字(四舍五入近似)即是“414”。
這個重要的國際性科技節日,與安徽省省會合肥關系密切!
“合肥本來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城市,現在已經在量子計算的世界地圖上占據一席之地?!?/strong>這是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在之前對合肥的介紹。實際上,不僅是量子計算,在整個量子信息領域的發展歷程上,在十多年的光景里,中國迅速崛起為世界量子科研的重地,合肥更是國內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城市。
在合肥,依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座世界知名的學府,由安徽省與中科院合作成立的“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一號工程”,將承載中國首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實驗室。
2011年,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國盾量子承建的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試驗示范網正式建成,合肥由此成為我國乃至全球首個擁有規?;孔油ㄐ啪W絡的城市。
2013年,世界首條千公里級量子保密通信干線——“京滬干線”技術驗證及應用示范項目立項,合肥是重要的樞紐城市。京滬干線正式開通并完成了金融、政務領域的遠程或同城數據災備系統、金融機構數據采集系統等應用示范,我國在量子技術的實用化和產業化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
2016年,中科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意味著中國在空間量子通信上走在前列。這個“通過太空實現長距離量子通信”的實驗,第一次成功就是在合肥大蜀山山頂上完成的。
2022年,合肥建設實用化量子信息應用標桿性項目——合肥量子城域網正式開通,也成為了國內規模最大、用戶最多、應用最全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網。
在安徽省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蜀山腳下筆直延伸的云飛路上,數十家量子科技產業鏈企業云集兩側?!傲孔哟蠼帧币殉蔀樵骑w路更廣為人知的名字。
起源于中國科技大學研究團隊的“量子大街”,涵蓋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領域的多家企業。
回望這條街14年發展歷程,政府、大學、科研院所、企業、金融主體等不同創新主體,不斷改革機制、協同創新,為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跨越搭建起通達的橋梁……
“現在這條生產線,就是我們在量子通信領域從實驗室真正走向產業化的標志。”站在目前量子信息行業內精度最高的SMT全自動化表面貼裝生產線前,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副總工程師唐世彪感慨地說。
2009年,發源于中科大量子信息研究團隊的國盾量子成立并入駐云飛路,成為我國最早探索量子信息技術產業化的企業之一。彼時,剛從中科大物理電子學專業畢業的唐世彪沒有選擇前往一線城市,而是在老師的推薦下,在合肥投身國盾量子的起步創業。
“那時‘量子大街’幾乎還是一片荒地。”唐世彪回憶,“國盾量子是踏入量子科技產業化‘無人區’的‘領頭羊’。”
作為國內第一家量子技術產業化的公司,國盾量子也開啟了中國探索量子科技產業化的道路。
國盾陸續推出了世界首款1U的量子密鑰分發設備、全球首個可移動小型化量子衛星地面站等產品。
2020年,中國科大團隊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使得我國成功達到量子計算研究的首個里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2021年中國科大團隊成功研制的62比特可編程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號”也實現了優越性。由此,中國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在兩個技術路線上完成“量子計算優越性”的國家。
2021年9月,國盾量子與中國電信在合肥合資成立中電信量子,成為了國內第一家央企掛牌的合資量子企業。
2023年,由共青團中央舉辦的“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首次將量子信息科技的主流研究方向——量子計算作為賽題,并由科大國盾量子承擔賽題的發榜和組織工作,號召千萬大學生投身于這一國際科技競爭主賽道。據了解,這個比賽背后的云平臺,就來自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和因合肥而生的科大國盾量子。在參與“祖沖之號”實驗后,國盾量子也搭建了高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整機并開放給全球用戶。
在今天這個特別的“世界量子日”,在合肥這個“養人的地方”,讀懂“量子科學”“量子產業”,讀懂合肥的科技智慧、創新密碼。合肥正圍繞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努力突破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健全前沿科技研發“沿途下蛋”機制,構建有利于量子科技發展的創新生態,推動量子科技發展始終走在世界前沿,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為生活在合肥這座“科里科氣“的城市自豪,祝大家在合肥創新愉快!
來源:908新媒體 急先鋒工作室 部分綜合新華社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