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濉溪經濟開發區的安徽名開機車部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生產線上忙碌。記者 丁賢飛 攝
“笨拙無比”的鋁錠,經過“創新力量”的錘煉,變成了薄如蟬翼的鋁箔或是形狀各異的車輛配件……這是記者近日在濉溪經濟開發區的鋁基生產企業內看到的一幕。
【資料圖】
“濉溪經濟開發區以鋁為中心,重點發展鋁基新材料、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產業,目前擁有規上企業100家左右。”5月19日,濉溪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焱告訴記者。
科技賦能產品優
位于濉溪經濟開發區的安徽力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內,車間內軋機聲轟鳴,一張張鋁板正在進行“變薄手術”。
“生產這些鋁箔的原材料是鋁錠或者鋁板。拋開厚實的鋁錠不說,鋁板的厚度有六七厘米,而我們的目標是要把它們變成比A4紙還薄的鋁箔。”力幕新材料行政副總徐領告訴記者,一張A4紙的厚度約為0.1毫米,而該公司生產的一張鋁箔的厚度低至0.005毫米,這樣的鋁箔被稱為“雙零箔”。
“‘雙零箔’應用范圍很廣泛,以藥用包裝箔為例,它具有無毒、耐腐蝕、不滲透、阻熱、防潮、阻光、可高溫滅菌等優點。”徐領介紹。
力幕新材料公司的“雙零箔”產品,正是科技創新的成果。
過去的濉溪經濟開發區,每年有數量龐大的鋁錠、鋁棒在這里被軋制成厚度不一、大小不等的鋁板或被加工成建筑鋁材,每噸只掙個百十元,利潤低得可憐。如今,創新的力量讓這一切成為過去。
該區聚焦產業創新需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先后組建多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引進多個高層次人才團隊,與南京理工等高校簽訂政產學研戰略合作,柔性引進范才河教授專家團隊,為企業創新提供了技術平臺和人才支撐。
以力幕新材料公司為例,該公司現有員工600多人,而其研發人員要占1/10。目前,公司已經同國內多所高校牽手,不斷加大新產品研發、新技術應用、新品牌培育力度。如今,力幕新材料已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力幕新材料公司是2020年投入生產的,當年便實現了3億多元產值。而到了2022年,該公司產值已經超過35億元。
“我們今年的目標是50億元產值。”徐領告訴記者,目前企業三期項目已經開始建設。
鏈上發力產業興
安徽亞明鋁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敏華最近十分忙碌,他正在忙三件大事:一是上最新的設備,進軍高端市場;二是加快二期項目建設速度;三是加大和淮北師范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合作力度,對公司產品進行提升。
記者走進亞明鋁業的生產車間內,20條生產線“火力全開”,一卷卷乳白色的電極箔不斷下線。
“鋁電解電容器陽極箔是我們公司主打產品,它屬于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材料,廣泛應用于5G通信設備、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和發電、智能制造等行業。”蔡敏華告訴記者,由于該公司的合作伙伴是行業內龍頭企業,因此訂單量相對穩定。
隨后,記者走進安徽名開機車部品有限公司,偌大的車間內,工人們或坐或站,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目前企業訂單穩定,產品銷售供不應求。”名開公司總經理鄧代均介紹,作為濉溪經濟開發區鋁產業鏈的下游產業,安徽名開機車部品有限公司由溫州盛世機車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主要生產摩托車和電動車的組合開關、調速轉把等配套產品。
該公司現有用工人數達到370人。“公司用工量一直比較大。今年初,公司遇到招工難題,濉溪縣有關部門和開發區多次主動對接,幫我們解決了用工偏緊的難題。”鄧代均說。
“我每個月約5000元工資。”今年33歲的工人李嵐嵐告訴記者,自己是今年初來這里上班的,“家就在濉溪經濟開發區附近的村莊,在這邊上班不耽誤照顧家。”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名開公司目前和雅迪、新日、小刀等知名電動兩輪車均有深度合作。
“客戶提供整車圖紙,我們對圖紙進行優化,然后把優化后的具體方案發給他們。”鄧代均說,整個過程是思想火花碰撞的過程,能讓產品變得更為完美。
新能源汽車鋁合金箱體、光伏太陽能型材、高鐵用鋁合金型材……如今,濉溪開發區能夠生產數百種與鋁相關的產品。
趙焱告訴記者,圍繞鋁產業鏈的延鏈補鏈強鏈,濉溪經濟開發區正奮力建設高端特色鋁箔、再生鋁資源循環利用制造、動力及儲能電池箔、新能源電池智能智造等四大產業集群,努力打造“百億企業、千億產業”。
貼心服務解難題
去年2月份,位于濉溪經濟開發區的安徽龍球鋁箔科技有限公司進入試生產階段。
“企業落地以后資金壓力隨之而來,多虧了開發區牽橋搭線,帶著金融機構上門服務,幫我們融資300萬元用于購買原材料。”企業負責人洪秀良告訴記者。
據洪秀良介紹,在濉溪經濟開發區和濉溪縣相關部門的幫助下,項目從開工到建成投產,進展超出預期、非常順利。2022年10月,龍球鋁箔成功入規,銷售額突破4000萬元。
“前一陣,我向開發區反映廠區門口市政管網不通暢問題。你看,現在管網改造都已經開始了。”蔡敏華說。
企業的事當成自家事。濉溪經開區聚焦企業需求,組建了企業服務中心。該中心專門為金融機構安排了辦公室,從周一到周五,每天有不同的金融機構在辦公室內接待企業,以此更好地滿足企業融資需求。
濉溪經濟開發區在物流方面也幫助園區內企業優化運輸線路,降低物流成本。
“為了讓企業‘靜’下心來發展,我們堅持無事不擾的原則,上門之前先電話聯系。”濉溪經濟開發區企業服務中心主任朱愛軍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中心深入園區內企業60多次,以貼心服務幫助企業破解發展中的難題。
2022年,濉溪經開區“立即辦理”企業營業執照等業務800余次,及時兌現了26家企業政策扶持資金,幫助102家企業破解用工緊缺難題,高效辦結146家企業、163個訴求事項。今年以來,濉溪經開區深化“保姆式服務”工作機制,為企業提供“全要素”“全流程”“全周期”保障服務,著力提升為企服務效能,做到企業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用心用情為企業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記者 丁賢飛 通訊員 李瑩 周華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