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我們準備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養老服務站相結合,增加舞蹈室、書法室等場所,讓村里老年人有更多的娛樂選擇。”近日,在東至縣昭潭鎮潭東村養老服務站,村黨總支書記程凱告訴記者。
潭東村村部,老年娛樂室、日間照料室、老年助餐點、閱覽室、醫務室一應俱全。身體健康、行動自如的老人,可以在這里聊天下棋、讀書看報;獨居、無人照料的老人也可以來這里,由日間照料中心專人照顧。這里還提供就餐、送餐及上門照護等服務,對一些貧困家庭的老人,醫護人員定期上門體檢。
“以前,我要么在家待著,要么和鄰居嘮嗑。自從有了養老服務站,每天可忙了,下棋、打鼓、跳舞,到了飯點還能在這吃個飯。”潭東村何山組村民徐淑娟說。
潭東村60歲以上的老年人近300人,約占總人口20%。近年來,該村借助老年協會與老年人建立了良好關系,并依托志愿者隊伍、黨員網格員等開展為老服務。
村養老服務站以“桌邊有食惠”“床邊有看護”“身邊有幫扶”“周邊有樂趣”的“四有”老年服務體系為核心,由村“兩委”統籌,志愿者隊伍協助,共同打造綜合為老服務功能模塊。
目前,昭潭鎮依托4所養老機構、8處養老服務站、9個“衛生院+村級醫務室”、2處老年助餐點、9所老年學校、8支“五老”調解志愿隊,形成“老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養老服務圈。
“我們將開展農村適老化改造,推進為老服務的軟硬件建設,探索建立‘智慧+養老’服務新模式和長效機制,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在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社會參與、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提升為老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昭潭鎮黨委委員桂龍華說。(通訊員 楊晶晶 記者 徐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