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19日下午,2023儲能產業發展大會在鹽城市鹽都區召開,活動以“綠色高新 蓄能未來”為主題,旨在深入貫徹市委八屆五次全會精神,搶抓儲能產業風口和政策機遇,進一步做強儲能產業,全面推動“三大轉化”,實現高質量發展。
8月18日上午,在位于鹽城高新區的江蘇遠航錦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AGV小車、智能化生產線、機器人手臂等各條自動化設備滿負荷運轉,磷酸鐵鋰新型儲能電芯產品正源源不斷下線。
“產品能量密度高效能超95%,循環壽命高達10000次以上,整體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江蘇遠航錦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運維中心總監李付超告訴記者,目前,遠航錦鋰正依托關聯公司融和元儲,強勢立足國內外儲能電池領域,全力打響儲能藍海市場“攻堅戰”。
作為華東儲能電芯單體產能規模最大項目——遠航錦鋰新型儲能電池項目,一期投資30億,新上兩條10PPM的全自動生產線,主要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及相關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制造、銷售。產品將廣泛應用于新能源光伏發電、風力發電配套的儲能系統等領域。目前,公司正加強與高等院校合作,為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作貢獻。
同樣位于鹽城高新區的東風股份鹽城博盛一期項目,前不久剛剛舉行全面投產儀式,這是東風股份與鹽城高新區搶抓發展機遇、加強精誠合作、推進共同發展的一項豐碩成果。“鹽都產業定位與東風股份在戰略布局思路和產業升級方向上高度契合,在鹽城高新區投資,有客戶、有市場、有前景,所以集團董事會決定追加投資。”東風股份集團總裁王培玉在全面投產儀式上說。目前,該項目正搶抓當前有利時機加快推進,確保12月份竣工交付,力爭早日投產達效。
綠能涌動、優勢疊加、機遇匯集的鹽都,擁有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廣闊前景。當前,鹽都區正加快布局以電化學儲能為主的新型儲能產業體系,超前布局固態電池等下一代前沿電池技術。圍繞“建鏈、補鏈”,推動新型儲能與新能源、常規電源協同優化運行,支持鹽城高新區規劃建設儲能裝備產業專業園區。重點打造儲能應用示范片區,推動光儲一體化應用,持續提升綠電比例。
新能源產業是該區三大主導產業之一。近年來,鹽都區主動融入全市“風光火氣氫”一體化發展,聚焦新型儲能、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風電和氫能領域,進一步細化產業招商地圖,圍繞“升鏈、擴鏈”,緊盯產業鏈空白點、轉型點,針對現有重點企業上下游、產供銷企業進行精準招商。圍繞新能源產業發展需求,深化與中國科學院上硅所、清華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院所合作,啟動建設中國科學院上硅所新能源創新中心等科研平臺。針對新能源重點建設項目,開辟“綠色通道”,積極推動項目順利實施。目前已建成新能源產業項目12個,涵蓋新能源電池、光伏發電和制造、風電裝備等多個產業鏈環節,為鹽都區經濟增長注入了新活力。
(來源:鹽都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周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