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最近,家住鎮江句容天王鎮前進村居民張有平,收到了一張違約用電通知書。原來,他將充電樁擅自改接到自家經營的飯店使用,累計用電8830度電,屬于“高價低接”違約行為。對此,張有平需拆除私接線路,并繳納違約使用電費3042.8元。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迅猛發展態勢,居民充電樁申請報裝數量也呈現“爆發式”增長。截至7月底,鎮江地區居民充電樁達到2.4萬個,且每月遞增約一千個。“由于充電樁電價較低,部分居民對充電樁打起了省電費的‘歪主意’,出現了高價低接、違規轉供等違約行為,擾亂供用電秩序。”鎮江供電公司營銷業務支持中心主任趙罡表示,依托“基于人工智能的RPA機器人運營平臺”,供電部門開展了“護樁行動”。
據了解,鎮江供電使用的該平臺為全省首家開發,布置在供電公司內網中,通過輸入網址進入,實現了充電樁負荷曲線自動篩查,按戶批量導出功率曲線,確保鎮江市2.4萬居民充電樁負荷波形圖“后臺抓取”“按天查詢”“一鍵導出”。利用新平臺可以在深夜自動抓取客戶波形,篩查一戶只需0.2至0.3秒,效率提升500倍,大幅縮短人工核查時間。
“我們還在全省供電系統率先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充電樁違約用電處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民用充電樁違約用電的處理方式,對轉經營性質的充電樁,將其電價修改為一般工商業電價;對轉家用或商用的,按照違規轉供處理,每千伏安轉供容量繳納500元違約使用電費。”趙罡說。
為確保“護樁行動”常態化開展,鎮江供電進一步向用戶明確充電樁報裝政策、收資要求,堅決杜絕無證申樁、無位申樁、無車申樁等問題;充分融合外部數據,收集百度、高德、騰訊等導航App上鎮江全市經營性充電樁地址,與居民充電樁用戶的地址進行比對,實現精準稽查,徹底杜絕違約用電行為。
(江蘇廣電鎮江中心站/丁峰 通訊員/裔寧 編輯/陳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