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腿和小腿標準腿圍參考如下:大腿圍達標值:46厘米~60厘米測量方法:用皮尺水平圍繞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線下進行測量。
2、一般大腿和小腿的粗細沒有統一的健康標準,只要與整體身材勻稱即可,但大腿要比小腿粗一些。
(資料圖片)
3、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院研究人員在12年里,通過分析257名男性和155名女性的身高、體重、大腿圍和疾病情況后發現,與大腿圍接近60厘米的受試者相比,大腿圍小于46厘米者死亡率增加3倍,患心臟病的幾率增加2倍。
4、研究人員認為,大腿圍的長度可能和心肌的重量成正比,大腿越細,心肌重量也較輕。
5、研究同時發現,大腿圍太粗,肥胖的幾率會增加。
6、因此研究人員給出了參考建議——理想的大腿圍應為60厘米,不要低于46厘米。
7、2、小腿圍達標值:>33厘米測量方法:用皮尺水平圍繞小腿最豐滿處進行測量。
8、法國一項研究發現,小腿圍小于33厘米的女性,患有頸動脈斑塊的風險相對更高,而這是中風的一個已知風險因素。
9、如果小腿更加粗壯,那么小腿肚上的皮下脂肪就會提升并儲存能夠促進血液循環的脂肪酸,以避免頸動脈斑塊形成。
10、所以,小腿太細對健康不利,尤其是女性,應適當運動強健小腿。
11、擴展資料揭腿部和健康的5個秘密一、腿短心臟病風險高當人體最下方肋骨到髖骨上方距離超過10厘米,從膝蓋到腳踝的長度小于膝蓋到臀部的長度時,就會呈現出腿較短的身材。
12、盡管這種比例能讓運動員擁有較低的重心,能更快改變方向,但它會增加人們患上心臟病的風險。
13、發表在《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上半身長度相同的男性,大腿的長度每短1.3厘米,患上冠心病的風險就會增加10%。
14、二、女性腿長生育力強人們常會認為擁有大長腿的人具有吸引力,這種偏好的科學原理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15、但發表在《進化與人類行為期刊》上的研究表明:長腿是人們擁有良好營養狀況和生育力的潛意識標志。
16、雙腿的長度是營養狀況的一個很好的指標,因為女性一旦進入青春期大腿就會停止生長。
17、如果女性擁有一雙大長腿,她很有可能成長在良好的環境中,這會對她的生育能力產生積極影響。
18、三、雙腿短粗可能預示肝臟疾病大腿短粗可能是生理巧合,但也可能是肝臟疾病的生理征兆。
19、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如果女性大腿的腿圍在51~74厘米之間,那么她們體內與肝臟疾病有關的四種酶含量會較高,這就意味著她們可能會患上肝病。
20、四、大腿太細不健康不夠苗條的大腿讓很多女性苦惱,但事實上它有助于你活得更健康。
21、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院研究發現:大腿太細的人更容易早亡或患上心臟病,而大腿健壯的人患病幾率則相對較低。
22、五、大腿疼痛當心外周動脈疾病當人們在行走、爬樓梯時,大腿或小腿部位出現肌肉痙攣可能是循環系統內的動脈產生了硬化。
23、美國心臟病協會的研究顯示:一般的疼痛會在人們停止鍛煉時消失,如果沒有消失可能意味著嚴重的外周動脈疾病。
24、外周動脈疾病的風險因素包括吸煙、糖尿病、高血壓以及高膽固醇等。
25、參考資料:人民網-腰圍粗心受傷小腿細防中風!7大尺寸決定健康。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