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蘇報訊(記者 林琳 通訊員 蘇民)近日,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著力破解近年來基層隊伍建設面臨的分散獨立招聘導致難以統籌管理、不合理薪酬待遇引發隊伍流動性過大、基層專項激勵政策面臨清理等發展困境,全面打破社區工作者隊伍發展后勁不足、創新動力弱化等困難瓶頸,積極推動蘇州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持續高質量發展。
“實施意見”圍繞關愛激勵主線,明確我市進一步健全完善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制度體系的8項重點任務。
一是嚴格準入程序,健全以依法選任、公開招錄為主渠道的社區工作者準入機制,鼓勵探索專職網格員轉聘為社區工作者路徑程序,明確以縣級市(區)為單位建立統一的社區工作者“選育管用”制度體系。
二是實施員額管理,堅持規模適度、精簡高效,以縣級市(區)為單位,在總量內統籌核定每個社區的社區工作者具體員額,推動交叉任職、宜兼則兼,確保隊伍結構合理、充滿活力。
三是提升待遇保障,建立統一的社區工作者薪酬保障體系,合理控制收入差距,建立健康療養制度,完善工會權益保障,加強對特殊與困難的社區工作者及其家庭的慰問幫扶。
四是健全發展體系,完善從優秀社區工作者中定向招錄公務員的發展通道,探索對深耕基層的社區工作者給予特殊補貼,進一步豐富和完善社區工作者發展體系。
五是創新服務能力,強化隊伍全科發展導向,推動社區工作者50%以上的工作時間要用于走訪居民群眾、聯系社情民意、解決民生問題,創新探索“線上+線下”服務,積極培養能力復合型社區工作者。
六是強化使用激勵,提升社區工作者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比例,建立績效工資與個人考核結果直接掛鉤機制,打通社區黨組織書記解決事業人員身份、選任進入鎮領導班子政策通道,明確符合條件的女性社區工作者可按55周歲辦理退休。
七是加強隊伍監督,完善社區廉勤監督網絡,健全能上能下的選人用人機制,明確社區工作者退出底線,深化運用容錯糾錯機制,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社區工作者隊伍。
八是推動示范引領,表彰優秀社區工作者,建立先進典型評選機制,健全完善榮譽評定結果轉化運用機制,鼓勵和吸引優秀人才服務基層、扎根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