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月1日訊(通訊員于海濤)2022年12月31日21時,武漢市小時AQI為179,達到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小時均值濃度達到135微克/立方米。鑒于未來一段時間我市大氣擴散條件仍然較差,省生態環境廳武漢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預測我市AQI日均值大于200將持續2天(48小時),為提前應對重污染天氣,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按照《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武漢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通知》(武政規﹝2020﹞4號,以下簡稱《應急預案》),發布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并決定于2023年1月1日8時啟動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Ⅲ級應急響應。
應急響應的具體措施如下:
一、健康防護引導措施
(資料圖)
(一)兒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盡量留在室內,避免戶外活動。
(二)中小學、幼兒園停止戶外課程及活動。
(三)醫療衛生機構加強對呼吸類疾病患者的防護宣傳和就醫指導。
(四)室外工作人員采取防護性措施。
二、建議性減排措施
(一)全市柴油公交車輛停止行駛;加大地鐵運力保障。
(二)公眾乘坐軌道交通工具出行,減少機動車上路行駛;車輛駐車時熄火,減少原地怠速運行時間;減少機動車日間加油;加大道路交通排堵保暢力度。
(三)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干部職工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停止使用私家車,并最大限度減少公務用車。
(四)減少涂料、油漆、溶劑等含揮發性有機物的原材料及產品的使用。
(五)做好人工增雨準備,在合適氣象條件下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三、強制性減排措施
(一)在常規環衛作業的基礎上,對全市重點道路每日增加1次及以上清洗壓塵作業頻次。
(二)全市停止建筑物拆遷(拆除)施工,停止開挖(隧道挖掘除外)、回填、場內倒運、摻拌石灰、混凝土剔鑿等作業,做好裸土覆蓋等防塵壓塵措施。停止室外噴涂、粉刷、切割、護坡噴漿作業(上述作業涉及安全生產以及應急搶險任務除外)。
(三)全市停止建筑垃圾、砂石料運輸車輛上路行駛(涉及安全生產以及應急搶險任務除外)。
(四)全市混凝土攪拌站和砂漿攪拌站停止生產,站內堆放的散體物料全部苫蓋,增加灑水降塵頻次。
(五)港口碼頭、物流、工業企業等柴油車輛運輸量減少20%,燃油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量減少20%。
(六)全市范圍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七)工業企業按我市2022年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工業源清單要求實施黃色預警期間停產限產減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