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618”電商大促即將到來。對很多商家來說,當前正是備貨的關鍵節點,一旦遇到囤貨資金需求急、壓款周期長的情況,就會錯過最佳備貨期。記者了解到,針對商戶的融資需求,金融機構推出了不少創新產品。
“‘豐融通’線上申請秒批、資金即刻到賬,還能隨借隨還,靈活匹配了我們的銷售節奏。”河南一家商貿公司的負責人說,他通過銀行的創新產品順利解決了融資難題。光大銀行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介紹,“豐融通”是光大銀行與順豐子公司順豐數科針對一些終端商品的下游經銷商規模小、征信弱、融資難等痛點,推出的數字化供應鏈金融產品。產品以真實貿易數據為基礎,結合智能風控技術,推出“訂單融資”與“庫存融資”兩種模式,實現全流程線上操作。截至目前,自該產品上線以來已累計為家電、白酒、奶粉等行業核心品牌的90余家經銷商提供融資支持超85億元,有效助力企業縮短資金周轉周期,實現高效備貨。
從今年的“618”來看,以往競爭激烈的銀行信貸產品并沒有開啟利率的“價格戰”,而是轉向深耕場景。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消費貸利率持續走低,今年一季度,消費貸實際利率一度下探至3%以下,甚至低于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價格戰”一旦開打,金融機構盈利空間將進一步收窄;另一方面是因為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認識到,“卷”利率并不是可持續之策,除了“卷”利率,更應該提升的是產品與服務,要為消費相關的上下游全產業鏈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物流場景成為金融機構提升服務的重要切入口。物流企業連接著商戶和消費者,其從事商品的運輸、配送、倉儲等業務,在商貿流通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提到,將研究出臺金融支持消費的指導性文件,加大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和商貿流通體系建設金融支持力度。
商貿流通業與其他行業相比較為特殊,因為不存在商品生產環節,其具有輕資產的特點。這一特點往往導致企業缺少可抵押的資產,造成融資難的問題。由于商貿流通業相對來說是低利潤的行業,這導致該行業難以積累產業資本,持續發展必然需要外部金融資源的支持,尤其是批發零售業,對于現金流的要求相對較高,高度依賴銀行信貸等外部資金的參與。
近年來,在各項政策的推動下,金融機構紛紛嘗試各類業務創新。建設銀行廣州分行為貨運物流、港口物流以及場內物流設備等企業量身定制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從提供資金支持到協助應對匯率風險,從助力企業轉型到推動規模擴張,全方位賦能物流行業各領域。光大銀行以順豐物流場景為核心,整合了公司金融、資產管理、投資銀行等多條線業務資源,定制了“一戶一策”服務方案,雙方合作覆蓋了對公存貸款、供應鏈金融、公募REITs、云繳費等多個領域。另外,光大銀行參與順豐集團發行的“順豐物流REITs”,以深圳、武漢、合肥三地核心物流樞紐為底層資產,為物流園區注入資金活水。
從整體來看,當前銀行信貸對商貿流通業的支持仍有待加強。有銀行一線業務員反映,一些商貿流通企業融資困難,其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對稱,金融機構無法精準了解企業的情況,導致信貸審核時無法達到銀行要求。銀行工作人員建議,有條件的商貿企業可以立足本行業所掌握的海量數據優勢,聯合上下游企業,跟金融機構共同打造系統的供應鏈金融閉環,從而實現商貿流通業資金與商品的良性循環。(記者 陸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