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形形色色的毒品讓人防不勝防,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6月20日,江蘇大學法學院大二學生李魏霖應邀參加了鎮江市檢察院舉辦的禁毒主題檢察開放日,感慨頗多。在第36個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鎮江市檢察院以“懲治毒品犯罪 共筑無毒城市”為主題舉辦第40次檢察開放日活動,邀請了部分鎮江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區居民代表,大學生代表現場了解檢察機關在依法打擊毒品犯罪、參與禁毒綜合治理等方面交出的“答卷”。
據了解,2018年至今年5月,鎮江兩級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逮捕毒品犯罪案件397件524人,批準逮捕361件467人,不批準逮捕36件57人,批準逮捕率為89.1%。受理移送審查起訴的毒品犯罪案件510件710人,提起公訴480件658人,罪名主要涉及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等罪名。
記者了解到,鎮江全市檢察機關所辦案件的涉案毒品絕大部分是甲基苯丙胺,也就是俗稱的“冰毒”,2020年開始出現了咪達唑侖、三唑侖等國家管制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與此同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寄遞業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物流寄遞+線上支付”非接觸式犯罪手段已成為販運毒品的重要方式,加大了查處難度。
在發布的典型案例中,記者發現,有一起案例頗有警示意義。該案為鎮江首起在校大學生通過快遞郵寄販賣毒品大麻案。被告人邱某某是一名在校大學生,2021年7月至11月間,她通過快遞郵寄的方式,將175克毒品大麻葉販賣給酈某某。公安機關在邱某某住處查獲疑似毒品的草狀植物7袋,凈重共計627.39克。經鑒定,上述草狀植物中均檢出大麻酚、大麻二酚、四氫大麻酚成分。“結合本案通過快遞郵寄販賣毒品的特點,我們邀請了寄遞從業者20余人旁聽庭審,進行安全警示教育。”鎮江市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蔣安凌介紹,同時,該院還針對犯罪分子通過“互聯網+寄遞”形式寄遞毒品等違禁品案件高發的形勢,深入調研分析當前寄遞安全監管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依法向郵政主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書和刑事風險提示函,維護人民群眾“包裹里的安全”。
“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實驗室里都有哪些設備?這些設備主要檢測哪些領域?”“檢察辦案中心有哪些辦案場所?這些辦案場所分別都有什么功能?”……不少參與者是首次走進檢察機關。現場,他們跟著講解員的步伐,現場“打卡”相關場所,對檢察工作和檢察職能有了更為直觀的了解。“禁絕毒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厲行禁毒方針、打擊涉毒犯罪、強化綜合治理,努力為創建‘全國禁毒示范城市’貢獻更多檢察力量!”鎮江市檢察院專職委員金慶華表示。
(來源:江蘇廣電鎮江中心站/柳放 通訊員/ 闞孝欣 高光治 編輯/俞思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