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炎炎夏日,下廚做飯很熱,點外賣又不健康,吃飯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此前,國家住建部和民政部啟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其中一項內容就是打造社區食堂。社區食堂不僅解決了獨居、空巢老人的吃飯問題,還因為實惠和方便,受到了年輕人的青睞。
南京市民池女士在雙閘新月社區附近上班,最近一段時間,她每天都會到附近的社區食堂來就餐。糖醋里脊、魚香肉絲、西紅柿炒蛋······這家社區食堂,每天的午餐和晚餐都有10多種菜品,一般15塊錢左右就能飽餐一頓。“我在附近工作,今天上晚班,吃完了正好去上班,經常來吃,這邊很方便。離家近,現在點外賣點多了不知道要吃什么了。”南京市民池女士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午餐時間,到社區食堂用餐的老年人約有20個,年輕人將近10個。雖然年輕人在這里用餐不享受民政部門的補貼,但是因為菜品味美價廉,對他們仍有一定吸引力。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屬地的居民帶著孩子來吃飯。迅捷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說,剛開始承接社區養老助餐服務,他們每天供餐約一百份,每份餐平均售價15元左右,利潤微薄。為了拓展業務,她嘗試擴大客源,目前,社區食堂已經成為周邊不少年輕人的小飯桌。“比如說附近有銀行的員工,還有在這邊打工的,快遞小哥等等,都會過來。我覺得一個是環境比較好,口味也不錯,最重要的干凈。”南京市建鄴區迅捷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郭小迅說。
社區食堂具備公益屬性,同時也要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做到可持續經營呢?目前不少社區食堂都在嘗試轉型,這個月,南通市區五山家園紅餐廳正式開業,為附近居民就近吃飯提供了新去處。大廳人頭攢動,后廚更是忙得熱火朝天,現炒現賣,不用預制菜,這讓不少年輕人,也愿意走進社區食堂,一起排隊買飯。值得一提的是,社區給第三方運營企業免去了場地租金,同時為更好地滿足居民的需求,這家社區食堂還提供個性化定制配餐以及預訂餐服務,很受年輕人的青睞。記者了解到,與此同時,一些社會餐飲企業也在試點加入銀發助餐點成為社區食堂,為轄區居民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零距離》記者/何畔 編輯/趙夢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