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農貿市場是保障市場供應、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載體。為了讓市民菜籃子拎得更舒心,近日,又有一批農貿市場進行升級改造。
空調送來涼風,菜品豐富新鮮。中午時分,在煥然一新的蘇州高新區徐何集貿市場,市民李女士拎著葷素菜和水果,剛剛完成了周末大采購。
“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而且也涼快,環境各方面都很好”,李女士說。
此前,徐何集貿市場由于年代久遠,基礎設施落后,已無法滿足周邊居民的購物需求。2023年7月,獅山橫塘街道啟動市場升級改造。升級后的市場,共有2層,包括一層中間功能“菜市場”、外圍“小型商業服務配套設施”和二層的“獅山街道家政實訓基地”。
徐何集貿市場經理許海軍介紹,改造后增加了照明、空調和數字化元素。
除了明顯的內外顏值提升外,無處不在的數字化元素更是讓菜場好看又好逛。數字大屏實時顯示市場客流、商品價格、食品安全檢測等數據,市場內的攤位還接入線上運營系統,居民使用手機小程序線上選貨下單,最快45分鐘就能送菜上門。
許海軍說,所有的商戶都接入線上運營系統,給商戶增加最少25%到30%的經營額。有的年輕人不愿意跑進菜場,就可以在手機上購買。
此外,蘇州高新區的金色、獅山、索山等農貿市場也相繼啟動升級改造。在姑蘇區,彩香一村農貿市場項目開工建設,未來將打造以農貿市場為載體的新式鄰里中心模式。
按照《蘇州市農貿市場改造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年全市計劃改造提升80家農貿市場。截至6月底,17家已完工,17家完成主體工程建設,18家農貿市場已開工建設。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