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6月15日訊(記者劉克取)15日獲悉,市民政局下發的《武漢市社區社會組織能力提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武漢市社區社會組織力爭突破3.8萬家,實現城市社區平均擁有20個社區社會組織。
《方案》還要求,農村平均擁有5個社區社會組織;到2024年底,力爭實現街道(鄉鎮)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全覆蓋,有條件的社區普遍建立孵化園,力爭全市所有街道(鄉鎮)建立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
東亭社區書記王學麗在進行介紹。記者劉克取 攝
據悉,社區社會組織是由社區居民發起成立,在城鄉社區開展為民服務、公益慈善、鄰里互助、文體娛樂和農村生產技術服務等活動的社會組織。目前全市已有23040個社區社會組織。
近日,“五社聯動”深化共同締造幸福生活現場觀摩會召開,長江日報記者在武昌區水果湖街道東亭社區見到了“七寶巡邏隊”,這是《方案》中重點推廣的社區社會組織品牌示范項目之一。每天上午9時,無論天晴或下雨,身著統一志愿服,佩戴紅袖章的“七寶巡邏隊”成員會準時出現在東亭社區的各個巡邏點。
東亭社區始建于1985年,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老舊小區治安亟需增強。為此,東亭社區謀劃建設一支開展治安巡邏、安全管理、糾紛調解等社區事務類的社區社會組織——2016年,“七寶巡邏隊”就此誕生。東亭社區書記王學麗介紹,“七寶巡邏隊”是社區自主培育的社區社會組織,成立之初只有49人,現已發展壯大到500余人,巡邏范圍也從東亭社區輻射到周邊小區。居民王阿姨說:“盜竊少了,小區干凈了,有人幫忙了,居住幸福感噌噌上漲。”
據了解,現在東亭社區已培育了34個社區注冊社會組織及12個備案社會組織,激發了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治理的效能與活力。
現場觀摩后,武昌、江岸、漢陽、新洲4個區分別圍繞“五社聯動”深化共同締造、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社區志愿服務、社區公益慈善工作進行交流。東亭社區、鳳凰社區介紹了“五社聯動”深化共同締造的先進經驗。
“我們期待更多的‘七寶巡邏隊’,更多的‘天天敲門組’。”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五社聯動”是深化共同締造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的武漢實踐,社區社會組織是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下一步,武漢將開展社區社會組織能力提升行動,引導多元主體參與共同締造,激發社區居民、社會資源參與共同締造的積極性,深入推動“五社聯動”高質量發展。
(注:圖片及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電話:027-85721622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