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十四五”期間,廣州將打造成為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城市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建設上新水平。
《規劃》提出,至2025年,廣州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大幅增強,基本建成全球重要交通樞紐和國際物流中心,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優質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至2035年,廣州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交通樞紐。高效連接全球、便捷輻射全國、快速直連灣區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全面完善,交通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航空
機場引入高鐵
航空領域,《規劃》提出,全面提升白云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國際競爭力,推動區域機場群功能互補和協同發展,構建以白云國際機場為核心的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
“十四五”期間,將加快推進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至2025年,建成具備5條跑道、3個航站樓一流門戶樞紐機場,實現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能力突破1億人次。同時,謀劃推動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建設,構建以白云國際機場為核心的多機場體系,引領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發展。
將完善白云國際機場的集疏運體系,推動機場30分鐘直達中心城區、1小時通達珠三角城市、3小時聯通泛珠三角城市。規劃引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城市軌道:在T3航站樓設置白云機場高鐵站,正線引入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和廣河高鐵,構建白云機場輻射南北、聯通東西的“十字交叉”對外高速鐵路通道;白云機場T1、T2、T3航站樓分別設站,將穗深城際(新塘經白云機場至廣州北站段)、廣佛環線(廣州南站至白云國際機場)串聯引入機場;引入芳村至白云機場城際,進一步完善白云機場與廣州中心城區間的快速軌道通道。
航運
規劃水上巴士
航運方面,《規劃》提出,將優化港口結構布局,推進港口轉型升級。
構建以南沙港區為核心、黃埔港區和新沙港區為輔、內港港區和內河港區為補充、分工合理、功能分明的港口發展格局。內港港區、黃埔港區老港作業區將推進轉型升級,逐步改建一批客運、游艇與郵輪碼頭,研究規劃水上巴士,發展水上休閑旅游產業。
建設南沙港區和新沙港區南部碼頭區專業深水泊位,保障港口基礎設施適應運輸船舶大型化發展趨勢,引導貨運功能向南沙港區、新沙港區、黃埔新港集聚。
“十四五”期間,續建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南沙港區近洋碼頭工程、南沙港區糧食及通用碼頭擴建工程、廣州港新沙港區11號12號通用泊位及駁船泊位工程等。新開工廣州港南沙港區五期工程、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工程、廣州港環大虎島公用航道工程等項目。
鐵路
引高鐵進中心區
鐵路方面,《規劃》提出,廣州將打造聯通全國、輻射東南亞,銜接歐亞大陸的世界級鐵路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鐵路中心。推動形成10條出省通道格局,實現1小時直連大灣區、2小時互通省內、3小時互達泛珠三角、5小時聯通長三角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推動建設廣清永高鐵、貴廣高鐵聯絡線,推進貴廣高鐵提質工程,實現北向擴容;加快建設廣汕高鐵、廣湛高鐵、深江鐵路,研究推進建設廣河高鐵,達到東西貫通;推動建設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謀劃廣深高鐵新通道,配合國家研究推進超大城市間高速磁懸浮通道布局及實驗線建設,強化廣深雙城聯動,提升與大灣區東西極點互通水平,進而南向融合。
引高鐵進中心區,提升中心區鐵路通道能力。加快推進廣州至廣州南聯絡線、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廣州至廣州東三四線等建設。據悉,廣州至廣州南聯絡線將按雙線、200公里/小時標準建設,計劃2021年新開工,至2024年結束。
公路
加密過江通道
公路建設方面,《規劃》提出,將擴容對外聯系通道,增強區域輻射能力,同時推進跨市域道路建設,促進廣州與灣區城市互聯互通。
推進佛清從高速公路北段、清遠清新至佛山南海高速公路、惠肇高速(白云至三水段)、增佛高速(天河至三水段)、佛山一環東延線建設,增加廣佛間骨架型通道及向西輻射能力。謀劃廣深高速改擴建,推進增佛高速(增城至天河段)建設,謀劃增莞番高速建設,增強廣深、穗莞間高速直連及向東輻射能力。
廣佛出口放射線(二期)、沉香大橋、廣佛大橋系統工程等項目均在《規劃》的推進計劃中,車陂路北延線、車陂路過江隧道、南大干線、洛溪大橋拓寬工程的建設將加強市域骨架路網,支撐城市空間結構拓展。
加密珠江(口)過江通道。對外加快蓮花山通道、獅子洋通道、深中通道等跨江項目規劃建設,積極謀劃海鷗通道建設,緩解虎門大橋、南沙大橋交通壓力;對內規劃建設魚珠隧道、會展西路過江隧道、琶洲西區隧道(臨江大道—閱江路過江隧道)、廣州塔隧道(冼村路—廣場東路過江隧道)、沙魚洲隧道、化龍—開發區西區過江通道等項目,緩解珠江兩岸過江通道交通壓力。
軌道交通
策劃9條地鐵新線
城市軌道方面,《規劃》提出,至“十四五”期末,城市軌道(地鐵+有軌電車)通車里程超過900公里,其中地鐵通車里程力爭達到860公里以上,中心城區軌道交通站點800米半徑人口覆蓋率不低于65%。
續建十八號線、二十二號線、三號線東延段等11條地鐵線路,新開工八號線北延段、八號線東延段、八號線北延段拆解線(軌道交通二十四號線)等。策劃9條新線:二十二號線南延線、六號線東延線、十號線東延線、十九號線一期、十五號線一期、十六號線一期、廣佛線東延線、二十六號線一期以及三十七號線一期。
城際軌道方面,將共建輻射全省“軸帶支撐、極軸放射”的城際鐵路網絡,實現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60分鐘軌道直達,廣佛、穗莞中心30分鐘互通,中心城區與南沙副中心、外圍組團30分鐘直達。
“十四五”期間,新開工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芳村至白云機場城際、佛山經廣州(芳村、魚珠)至東莞城際(廣州段)、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廣州段)、廣佛環線佛山西站至廣州北站(廣州段)。新策劃中南虎城際中山至塘廈(廣州段)、肇順南城際、廣佛江珠城際。(記者 嚴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