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炎炎夏日,走進江寧臺創園蝴蝶蘭種質資源庫,溫濕度適宜的培養室和玻璃大棚里,成千上萬株不同品種的蝴蝶蘭正在茁壯成長。借助現代化的種植、管養技術,園區內的蝴蝶蘭“擺脫”了季節的束縛,實現了從小小瓶苗到優質成品花卉的“蝶變”。
在江寧臺創園蝴蝶蘭種質資源庫的培養室里,整齊擺放著約5萬個無菌組培瓶,經過前期的篩選,每個瓶內都有10至11株新萌芽的蝴蝶蘭幼苗在汲取養分、健康成長。“我們的蝴蝶蘭是通過無性克隆的方式進行培育的,可以根據需要,選取花色、香味適合的蝴蝶蘭母本,提取它的基因片段,進行培養,以確保可以100%地遺傳到母本的性狀,從而保持成品蝴蝶蘭的穩定性,便于后期進行市場推廣。”江寧臺創園種質資源庫負責人張敬奇介紹,經過在組培瓶中數月的增殖生長,科研人員會在有菌環境中對幼苗進行再次篩選,強壯的瓶苗將被移栽至基質土內,集體入駐恒溫恒濕的玻璃大棚。
從舒適的25、6度,到濕熱的30度以上……隨著蝴蝶蘭生長階段的變化,其所處大棚的溫濕度也各不相同。據悉,目前,種質資源庫借助自動噴淋、空調通風系統以及自動化的遮陽網等現代化設備,可以實現智能化溫濕度調節。即便是2000平米的玻璃大棚,內部溫差也不會超過3度,從而更加科學、精準地控制蝴蝶蘭的生長速度。
歷經一年多的成長,顏色豐富、花型姿態各異的成品蝴蝶蘭從江寧走進國內外市場,扮靚了千家萬戶的美麗生活。近年來,該資源庫還積極打造科研專家團隊,成立蘭花產業研究院,建立分子生物實驗室,拓展轉基因和基因編輯育種方式,利用傳統育種與分子育種相結合的手段積極推進新品種創新。資源庫科研人員對蝴蝶蘭品種的花色、花型、芳香、各種抗性等進行研究,創新種質1500余份,市場流通品種近200種,經過國家審定的新品種超過20個。通過智慧賦能,目前,江寧的蝴蝶蘭產業年產值已經過億,成為江寧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的生動實踐。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齊小華 通訊員/江寧融媒體 編輯/徐瑋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