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昨天獲悉,在2022年度江蘇省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中,我市生態環境質量獲得群眾普遍認可,總體生態環境滿意率達95.0%,“生態福祉”普惠無錫百姓。
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中涉及滿意率的指標共計17項。根據調查結果,我市位居全省第一的指標達6項,全省最多;滿意率優于(或持平)全省平均水平的指標達15項,占滿意率指標的88%。滿意率最高的3個指標分別是農村家用廁所建設和改造情況滿意率、政府推進環境信息公開公眾參與監督認可度以及總體生態環境滿意率。
“我市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上取得的良好成效,正不斷獲得全市人民的廣泛認可和支持。”市生態環境局相關人員表示,2022年,公眾對政府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認可度達到93%,位居全省第二。其中,公眾對我市水環境狀況、污水集中處理情況、土壤質量等的滿意率均位居全省第一,空氣質量滿意率、公眾認為生態環境比去年好轉的比例等指標全省第二。環境質量方面無論是滿意率數據還是滿意率位次,均較2021年有顯著提升。
從數據中增強信心,也要從數據中發現問題。17項滿意率指標中,公眾認為生態環境比去年好轉的比例、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滿意率、污水集中處理滿意率3個指標較低,表明這三方面離公眾的期待仍有差距。“盡管生態環境質量近年來持續改善,但邊際效應已日漸顯現。”業內人士指出,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依然處在爬坡過坎、負重前行的關鍵階段,生態環境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
統籌推進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我市正將群眾對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的認可度轉化為逐“綠”前行的動力。169個年度重點治太項目、全域美麗河湖建設、14家重點國有企業提標改造、工地及道路揚塵整治、“無廢城市”建設……“生態+”理念融入產業發展,“綠色”清單不斷升級。
滿意度調查是政府連接群眾的紐帶,解決好群眾身邊“急難愁盼”是努力的方向。面對日益突出的噪聲異味污染,我市今年全面打響“兩治一提升”專項行動還城市“清”“靜”。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上,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全鏈條”管理體系正加快完善,污水集中收集處理能力也逐步得到提升。為進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我市不斷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推動道路街巷、老舊小區、農貿市場等提質升級,推進“顯山透綠”、郊野公園建設等工程,努力創建與太湖明珠交相輝映的“公園城市”。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