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小孩子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什么情況下需要送院治療?12月25日,在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4場新聞發布會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呼吸科主任陳志敏回答了記者的相關提問。
根據目前兒童新冠感染的臨床總結性的材料,總體上兒童的新冠癥狀和成人相對輕一些,不管是早期的新冠阿爾法株、貝塔株,還是現在奧密克戎毒株。大多數孩子呈現無癥狀或者輕癥的表現,最常見的表現就是發熱。除了發熱以外,還有一些會有感冒癥狀以及嘔吐腹瀉現象,和普通的感冒流感非常相像。當然,也有一小部分孩子可能會發展成為肺炎,甚至出現其他嚴重的并發癥。
如果說一個孩子是無癥狀或者是輕癥,只有發熱沒有明顯的全身的癥狀,吃奶活動都不受影響。這種情況下,我們建議還是在家里進行觀察護理為主,并不一定要到醫院去,當然在家里面主要是要休息好,多飲水,然后根據病情可以用一些感冒或者止咳化痰的藥,當然最重要的是退燒藥。實際上兒童用退燒藥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夠在比較舒適的狀態下平穩地度過發燒期。
原則上講,兩個月以上的孩子,如果體溫在38.5℃以上,有明顯的全身的不舒服,是有指征用退燒藥的。如果孩子體溫在38.5℃以下,精神也很好,沒有煩躁或者咳嗽很厲害的情況,一般來說是不需要去用退燒藥的。
當然在臨床的實踐過程中,也不能死摳數字。有的孩子可能沒有達到高燒溫度,但是它已經發燒抽筋或者是體溫下降很快,有的時候我們也會在早期用一些退燒藥,一般推薦的藥是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當然不同的年齡推薦是不一樣的,2個月到6個月的孩子一般推薦是對乙酰氨基酚,6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2個月以下孩子原則上是不用退燒藥,也不推薦用酒精擦浴或者冰水灌腸這些方法。
臨床上主要是通過一些物理降溫的方法,尤其是小嬰兒主要通過松解衣服、打開包被進行散熱,當然也可以適當的用一些退燒藥。而在退燒藥應用過程中特別要強調的是:很多的感冒藥里面都有退燒的成分,如果你用了兩種三種,會有藥物成分的重復,疊加使用可能會提高副作用的風險。
除了用藥以外,在家里做好病情觀察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有的孩子如果出現了以下一些情況,第一時間還是需要送到醫院去。比如說持續的高燒或者發燒已經超過了三天、精神狀態很差;比如說孩子很煩躁,莫名其妙的哭吵,甚至出現抽筋的情況;孩子出現明顯的呼吸加快,呼吸困難或者面色難看,大孩子可能會有胸悶心慌的表現,也有的孩子就是嘔吐腹瀉特別明顯,甚至出現小便很少這種情況。
有一些有基礎疾病的孩子,比如糖尿病、肥胖癥、心臟病或者慢性的肺部發育的問題、癲癇,還有一些精神問題,也會加重新冠病情的嚴重程度。
另外從年齡上來看,5歲以下的孩子要比5歲以上孩子要重一些,我們要尤其關注輕癥的三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和一歲以下的早產兒,因為這些孩子一旦發生新冠,可能他的病情會比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