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哪是高速服務區,明明就是一個文旅公園嘛!”恩平籍的梁小姐從廣州回娘家探親,在大槐服務區休息參觀后忍不住感嘆。
“僑鄉小鎮”、航空飛虎館、碉樓壁畫、直升機停機坪……與傳統服務區不同,位于廣東省沈海高速(G15)開陽段的大槐服務區是廣東首個開放式文旅主題服務區,過往旅客除了能在這里吃飯休息,還能通過參觀不同的主題場館領略僑鄉風情和了解飛機發展史。
其實,大槐服務區只是廣東積極推動高速公路沿線環境優化行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廣東通過印發行動方案,實施路域環境綜合整治,加強公路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等措施,使高速公路沿線環境在不知不覺中換了新顏。
清除“短板”,讓高速出行更安全
有過開車經驗的人都知道,高速公路沿線環境建設上的一些“短板”很容易影響車主安全文明出行,比如高速中分帶和路側綠化帶中的綠植沒有及時修剪的話,會遮擋交通標志牌;標志牌、護欄、防撞墻等交安設施出現污損則會讓駕駛員看不清關鍵信息……
為了提升市民開車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適度,2020年9月,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出臺了《深圳市高速公路沿線環境優化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持續開展高速公路沿線環境優化行動,加強沿線路域環境整治,全面推進高速公路景觀優化與提升工作,從優化路容路況、整治收費廣場、整治服務區、美化公路景觀及美化可視區域五方面開展落實沿線環境優化整治工作,努力實現深圳市高速公路沿線環境“暢通、安全、舒適、美觀”的提升目標。
記者發現,經過一年的持續行動,深圳市內高速公路沿線環境優化已初顯成效:各條高速沿線綠化更加美觀,行車視距、視線變得更良好,行車舒適度大幅增加;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區里,基本看不到違法建筑物、構筑物,公路景觀與周邊環境更加和諧……
“現在開車經常可以看到道路養護工人在高速路邊作業”,幾乎每天開車通勤的深圳市民沈先生告訴記者,上述現象是他近一年來的直觀感受。
記者從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除了深圳,廣東其他地市也在積極行動:佛山每季度對全市約1000公里重點路段及51個重點出入口的環境指標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并通報檢查結果,對各區及市路橋公司、有關鎮(街道)及6家高速公路運營公司進行評分排名,并根據排名結果或給予獎勵或進行約談;汕尾市加強路政巡查力度,督促各高速公路路政隊伍將路域環境巡查列為路政巡查重點內容,并在汛期臺風天增加巡查頻次;湛江、揭陽等地加大法規宣傳力度,采取調研問卷等方式,切實增強高速公路沿線群眾愛路護路意識,引導高速公路沿線干部群眾積極支持、主動參與沿線環境優化行動,共同營造“功能完善、服務規范、環境整潔、群眾滿意”的良好行車環境。
高速收費站也可以很美很智能
近日,在外地出差半年,從白云機場回家的廣州市民李先生猛然發現,他曾多次經過的廣州機場高速主線收費站突然變得不認識了。原來,在李先生出差的半年中,機場高速主線收費站進行了升級改造,工程完成后的收費站宛如換上了新皮膚,才令他產生了不認識之感。
今年8月底,隨著最后一條車道的收費系統調試工作完成,廣州機場高速主線收費站升級改造項目主體工程正式完工。從遠處觀看,夜幕中銀白色水袖造型的機場高速主線收費站靜靜橫臥在高速公路上,璀璨燈火與皎潔月色交相輝映,美得讓人目眩。
據了解,機場高速主線收費站升級改造項目的亮點在于收費站獨特的造型設計,建筑整體的設計概念由華南理工大學何鏡堂院士主導,靈感來自粵劇中水袖的造型。改造后的水袖形象飄逸靈動,借助自身的流量優勢弘揚廣東本地傳統文化,彰顯了廣州“老城市新活力”的魅力形象。
如果說,水袖造型的收費站凸顯了高速收費站的顏值,那智能機器人、ETC特情處理器等硬核科技則彰顯了它的實力。
在廣州新化快速路長洲島收費站B匝道收費廣場,一個“萌萌噠”智能機器人站在站臺上。車輛進入收費車道經過車牌識別后,智能機器人會發出語音提示“請出示付款碼”,車主在掃碼區域掃描手機付款碼即可直接繳納通行費,整個過程僅持續不到半分鐘,極大方便了過往車主。
除了智能機器人,新化快速路、北環高速、南沙港快速還試點應用了ETC特情處理器,該設備可以讓車主實現自主繳費。當車輛無法通過ETC收費車道時,司機只需按照提示,在特情處理器上刷ETC卡,讀取入口收費站等信息,即可自主使用其他方式進行繳費,順利通行。廣州交投集團營運分公司運營控制指揮中心主任鐘依林介紹,ETC特情終端可有效提升ETC特情處置效率和安全性能,減少因ETC特情引起的擁堵問題。
典型案例
被人民日報表揚的廣東“最美服務區”
高速服務區升級改造是廣東積極推動高速公路沿線環境優化行動的重點內容之一,而提到服務區,就不得不提其中的典型——大槐服務區。
去年國慶假期,人民日報微信公號“點名”全國各大優秀高速公路服務區,大槐服務區赫然在列。
大槐服務區是廣東省交通集團所屬通驛公司在“交通+旅游+文化”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建設而成的,總建筑面積約3.5萬平方米,總車位達1200個,服務樓內有2600平方米“僑鄉小鎮”等場館,也是廣東首個高速服務區空中救援區。
據了解,大槐服務區在升級改造之前僅是一個15畝的停車區,只能滿足旅客基礎需求。后來,在充分挖掘恩平地域的特色產品、僑鄉文化、旅游資源的基礎上,大槐服務區融合現代商業規劃,進行了改造升級,并于2019年重新亮相。
如何穿越時空,感受僑鄉恩平人民昔日生活場景?大槐服務區里的“僑鄉小鎮”或是其中一種途徑。該場館為游客打造了昔日僑鄉集市和休閑、用餐場景,旅客在這里除了可以購買五邑地區的特色產品,還可以品嘗當地的小吃,切實感受僑鄉風情的飲食文化。
服務樓中庭的航空飛虎館懸掛著中國“航空之父”馮如設計制造的飛機仿真模型,盡顯恩平的航空特色元素。該場館除了是旅客的觀覽點外,還逐漸成了愛國主義教研點。過往旅客、周邊居民以及恩平學生不僅可以到館內了解飛機的發展史,手工DIY飛機模型,還能身臨其境感受模擬飛機駕駛。
據大槐服務區副經理王勇介紹,現在大槐服務區每年服務超500萬人次的旅客,服務近244.7萬車輛,日均服務1.5萬名旅客。每逢節假日,慕名而來的周邊市民及過往旅客更是讓服務區人流如織。(記者李志文王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