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年度重點任務高質量推進
來源:長江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武圈辦和黃岡市圈辦共同在紅安縣開展主題教育,面對面解難紓困。
周鋼 攝
錨定目標任務,狠抓工作落實,加快推動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建設成勢見效。今年以來,武漢都市圈九市圍繞151項年度重點任務,實行掛圖作戰,高質量推進。截至目前,有9項年度任務已經完成,其余事項正在按照時序進度要求推進。
■ 相約現場 破解難題
武紅高速確保今年年內通車
6月14日,武漢都市圈發展協調機制辦公室(“武圈辦”)秘書處和黃岡市推進武漢都市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黃岡市圈辦”)一行49人來到紅安縣開展主題教育,在項目現場面對面解難紓困,合力推動武漢都市圈年度任務落實,為紅安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出謀獻策。
初夏的紅安到處呈現勃勃生機,重大項目建設工地上,打樁機一起發出轟鳴,將一根根樁基“砸”向地下深處;塔吊在工地上繁忙穿梭,將一件件建筑材料送往施工現場;工人們手下的電焊火花畫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都市圈重點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參觀完李先念故居紀念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等場館后,武圈辦、黃岡市圈辦一行以“支部共建尋紅色記憶 圈辦融合謀高效發展”為主題,以加快推進武漢都市圈建設為切入點,開展面對面交流研討。
紅安縣今年融入武漢都市圈工作有交通、科技、產業、生態、民生等五大類32項重點任務。其中,武紅高速(滬蓉高速紅安聯絡線)重點項目建設2021年1月30日開工建設,項目全長27.683公里,概算總投資29.22億元,全線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該項目是紅安縣首條呈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動脈,計劃今年年底前通車。
紅安縣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雖然進展順利,但是要高質量全部完成任務,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協調解決。
武圈辦相關負責人當即表示,將全力協助相關部門做好工作,解決短板制約,確保今年年內通車。
在紅安縣一處項目建設現場,紅安縣有關負責人說,“融入大武漢,永葆紅安紅”是紅安人新時代融合發展的理念,雖然近年來紅安縣社會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但還存在一些短板。“希望在紅色旅游、醫療衛生、教育培訓、科技同興、生態治理、交通同網等方面得到相關支持。”
武圈辦秘書處相關同志表示,將進一步加強統籌調度,合力推動相關工作。
■ 清單管理 掛圖作戰
9項年度重點任務已經完成
武圈辦秘書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大力推進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建設,今年以來,武圈辦不斷加強工作謀劃,先后印發實施了《武漢都市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武漢都市圈發展2023年工作清單》;九市今年確定了151項年度重點任務,實行掛圖作戰。
6月16日,記者從武圈辦作戰圖上看到,截至目前,有9項年度任務已經完成,其余事項正在按照時序進度要求推進。
規劃同編有序推進。《武鄂黃黃規劃建設綱要大綱》《武漢新城規劃》向社會公開發布;武漢都市圈基礎設施、交通發展、科技創新、生態環境、對外開放等13個專項規劃啟動編制。
交通同網加快實施。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啟動建設沿江高鐵武宜段、武合段,連接武漢新城的地鐵19號線一期全線貫通;提速高快速路網建設,武大高速已完工,打通斷頭路、瓶頸路數量已達16條;全國第九個民航區域管制中心在漢落地;武漢新城首條跨區公交359路正式運營。
科技同興初見成效。推進光谷科創大走廊建設,支持兄弟城市布局離岸科創園,黃石、黃岡離岸科創園(中心)已投入運營,鄂州(武漢)離岸科創中心在漢正式揭牌,咸寧、天門離岸科創園(中心)加快建設。
產業同鏈加速發展。加快編制《武漢都市圈產業招商地圖》《武漢都市圈制造業產業鏈地圖》;飛地園區共建取得新進展,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光谷第九園”正式揭牌。
民生同保進程加快。政務服務跨市通辦持續深化,今年以來九市辦件量已超66萬件;九市公積金同城化走在全國前列;武漢都市圈文化旅游合作聯盟正式成立;圈內118家景區和文旅場館納入年卡使用范圍;生態共治有效拓展,環梁子湖區域全面管控。
與往年的“五同”項目相比,今年將著力推進武漢新城示范區建設,明確了36項年度重點任務。目前,已經分別啟動了武漢新城十大標志性項目以及中軸線的十大重點項目。“這些標志性項目的啟動,代表著武漢新城建設全面啟動、全面提速。”武圈辦秘書處相關負責人說。
■ 凝心聚力 合力推進
武漢市任務占總數近一半
武圈辦秘書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九市共同推進的151項年度工作任務中,涉及武漢市的任務共74項,大致如下:
規劃同編方面,重點是推進武漢都市圈基礎設施、交通發展、科技創新、對外開放、生態環境等專項規劃編制。
互聯互通方面,重點是推動武咸快速通道天子山大橋、短咀里湖橋等項目加快建設。
科技合作方面,重點是加快黃石、鄂州、黃岡、咸寧、天門離岸科創園區(中心)建設。
產業協作方面,重點是推動盡快完成武漢都市圈制造業產業鏈地圖和產業招商地圖編制工作,提升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等園區共建水平。
公共服務方面,重點是打造公積金互認互貸、“跨市通辦”等公共服務品牌。
生態保護方面,重點是編制漢北河、府河和通順河“一河一策一圖”環境應急響應方案并適時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共同做好梁子湖生態保護等工作。
深化改革方面,重點是推動《武漢都市圈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盡快獲批。
示范區建設方面,重點是建設武漢新城,加快推進武漢新城創新策源基地、豹澥湖公園(一期)等武漢新城核心區和中軸線標志性項目。
目前,九市正在凝心聚力推動年度項目任務。“九市同心,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完成今年的都市圈項目年度任務。”武圈辦秘書處相關負責人說。
■ 對標對表 強化監督
確保項目經得起歷史檢驗
武漢市委監委派駐市發改委紀檢監察組全程參加了主題教育。
駐市發改委紀檢監察組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推動151項年度任務落實落地,駐市發改委紀檢監察組將強化監督作用,對標對表相關項目,進項目工地看進展、看成效、看品質,全過程、全方位、全時段持續做好監督工作,確保項目質量過硬、群眾滿意、經得起歷史檢驗。
目前,駐市發改委紀檢監察組已經制定了相關監督舉措,將采用不打招呼直奔項目現場,檢查監督項目建設情況,對行動慢、不作為、不擔當的項目負責人說“不”,推動項目建設高質量發展。
(圖片及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電話:027-85721622 。)
標簽: